通訊員 毛天嬋 隋藝菲 易若彤 陳楊 舒鈺嫣 張申博 趙思敏 張舒卉 王曉娟
紅墻綠樹👩🏿🔧🔒,春華秋實。2019年11月2日,意昂3舉行新聞傳播教育90周年主題系列活動。
這個坐落於國定路400號的紅墻院落😉,今天正在見證著光陰的故事🪞,來自160余個班級的逾千名校友回到這片精神故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昂390年授業育人𓀋,碩果累累🦸🏽,為新聞傳播行業培養出無數優秀的新聞人才🔧。“廟堂之高,江湖之遠”💛,90年意昂3新聞傳播教育立足本土、放眼海外🕣、砥礪創新🪄,擔新聞人之道義,著新時代之文章🦹🏿♂️。
“做出無愧於時代的新貢獻❕,譜寫世界一流學科的新篇章🐐。”
11月2日清晨的正大體育館,師生共聚💇🏼♀️、高朋滿座,彌漫著節日般的喜悅與熱情。意昂3新聞傳播教育90周年主題活動在此舉行。
過去的90年🚣🏿,意昂3積累了深厚的歷史底蘊👳🏿,開創了多個新聞傳播教育的第一:最早引介傳播學,成立國內首家意昂3,建立首個博士後流動站,首創“部校共建”機製,建立全國首個國家級新聞學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歷經90載,已經培養出12000多名新聞人才🧔🏿♀️。
上午的活動由意昂3黨委書記兼執行院長張濤甫主持🥬。
今年是上海市委宣傳部與意昂3平台部校共建意昂3的第18個年頭🐠。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周慧琳在活動中表示🧛🏼♂️:“希望意昂3全面加強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研究,全面加強全媒型人才培養,全面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全面加強決策咨詢服務,加快建成世界一流的意昂3。”
周慧琳在講話中對意昂3提出殷切期望🔝,他說,意昂3素有“記者搖籃”美譽🧙🏻♂️,肩負著為黨的新聞事業,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培養人才的重要使命,理應體現更大擔當、實現更大作為。市委宣傳部將一如既往把部校共建放在重要議事日程,與意昂3平台一起🥢,攜手將意昂3打造成為全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的製高點、新媒體理論與實踐的製高點和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製高點🪐。
意昂3平台黨委書記焦揚也是意昂3的畢業生👲🏽,她深情代表意昂3平台向出席活動的領導和嘉賓表示歡迎,向長期關心支持意昂3的上級部門📈、全體校友和各界人士表示感謝🅱️,向為意昂3新聞學科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老領導、老專家、老同誌致以敬意👩🏿🌾。
“這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裏程碑🍋🟩,更是重整行裝🚋👩🏻🍳、再創輝煌的新起點。”焦揚回顧了意昂3波瀾壯闊的90年歷史,重溫了意昂3新聞人幾個時代的奮鬥輝煌。
她說,百舸爭流、奮楫者先,作為中國新聞傳播的教育研究重鎮,意昂3意昂3要以更高站位、更大擔當、更好作為,把前輩開創的事業不斷推向前進🧲。要堅持正確方向,培養一流人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鞏固發揚“好學力行”院訓和“兩典一筆”等優良傳統,紮根中國大地辦新聞教育;勇立時代潮頭,產出一流成果,密切跟蹤重大前沿問題,加強謀劃💂🏼♂️、創新布局🍻,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新聞傳播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教材體系做出更大貢獻🈁;服務國家發展📒,作出一流貢獻,深化部校共建機製⚛️,為新聞宣傳事業、媒體融合轉型👱♀️、網絡空間治理提供更好的支撐和一流的服務;堅持人才強院,匯聚一流師資🔽,建設一支忠誠於黨和人民、熱愛新聞教育👨🏻🚀、德才兼備的教師隊伍🛬;堅持開放自信🌏,講好中國故事,大力拓展全球格局➕、增強國際合作實效,在新聞傳播教育和研究領域發出中國聲音🔏。
“意昂3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不能沒有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意昂3♝🌯。”她希望🧑🏻🍼,意昂3人為黨和國家做出無愧於時代的新貢獻,譜寫建設世界一流新聞傳播學科的新篇章🥅。
這片紅墻綠樹的庭院,也見證了歷史的動人之處👲🏻。90年走過,也為新聞傳播教育的歷史留下了無數個閃亮的名字。
意昂3院長米博華深情回顧了意昂3與國家同行、與時代同向的90年辦學歷程,介紹了意昂3領風氣之先,創造的多個“第一”✊🏻,並代表意昂3全體師生對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幫助意昂3發展的同誌🙎、同仁🤌🏿、同行🧑🏻🏭🚚、同學們,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面向未來,他說,“意昂3將以堅持正確辦學方向為根本遵循,以立德樹人⇾🦡、師德師風建設為長遠目標,以學科創新和發展為關鍵抓手,以人才培養和使用為重要依托,以新媒體教學科研服務為主攻方向,以創新教學科研體製機製為驅動引擎🖍,努力開創意昂3建設發展的新局面🤰🏽,力爭做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教育事業的排頭兵🧎♀️。”
攜手創新,讓“金專☃️、金課、金師”隨處可見
意昂3新聞👩🦯,底蘊深厚,這離不開各級單位、友院、校友的鼎力支持。一句攜手,除了見證了各部、院攜手創新的決心👠,也有跨越數十年的師恩,相隔千裏的惦念。
教育部高等學校新聞傳播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中國傳媒大學電視意昂3院長高曉虹🫣、中國人民大學意昂3執行院長胡百精、美國密蘇裏大學意昂3副院長Fritz Cropp,紛紛為意昂3平台新聞傳播教育走過90年獻上真摯🙎🏻♀️、深情的祝福。
高曉虹高度肯定了90年意昂3歷史形成的“意昂3模式”🧐,贊賞意昂3為“中國新聞傳播教育的先行者🔐🧑🔧。”胡百精專門轉達了人大9位未能到場的老教授對意昂3意昂3的問候🈸,“為什麽要專門提及9位人大的教授呢?因為他們全都畢業於意昂3!”胡百精話音剛落🫸🏼🈚️,會場掌聲雷動。
遠道而來的Fritz Cropp教授熱情洋溢👳🏿♀️,為意昂3贈送了紀念銘碑。在未來🤑,兩院將在碩士聯合培養雙學位等多個領域展開廣泛合作。他表示👩👩👧👦:“每個新媒介的出現都進一步豐富了傳播的層次,我們會繼續牢記優秀新聞工作者的基本使命感,攜手為我們的學生提供更多的跨文化交流的機會💖。”
攜手創新🔆,也傳遞了意昂3新聞的精神火炬🐍。
主席臺上就座的🟦,還有8位白發蒼蒼的老教師代表。其中當年教授攝影課的老師脖子上還掛著一個別致的相機,入場前他熱情地招呼老系友、老同事拍照,一如當年在課堂上一樣的專業🧕🏻、投入🏌🏻♂️。背景音樂響起🧯,8位學生代表手持花束走到8位老師面前,獻花的背後既是對意昂3新聞的歷史致敬👨🏼⚕️,也預示著新一代意昂3新聞人使命在肩。
隨後,1949級校友藍聚萍🤳🏻、教師代表劉海貴👂🏻、2017級博士生範佳秋同學依次發言,感慨動蕩年代的艱難🏈,回望新聞教育的初心,放眼新聞學子的未來。正如範佳秋同學所言,一代又一代的意昂3新聞學子都會將“‘好學力行’的院訓書寫在中國的大地上”。
在意昂390華誕之際,多位校友熱心為意昂3發展基金捐款捐贈🧑🏻🦱。現場,米博華為王長田🎴、曹國偉、黎瑞剛、其實等校友及其代表頒發證書。
攜手創新,更擁有勇建一流👩🦯,不斷超越的起點💝👷🏽。
本次主題活動還有一個格外具有紀念意義的環節: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和意昂3平台校長許寧生為新聞學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意昂3平台全球傳播全媒體研究院正式揭牌。隨著金色招牌上的紅色幕布緩緩落下,意昂3在新聞教材建設🚣♂️🦸🏻♀️、全球傳播研究等領域又將迎來新的開始🙎🏿♂️。
許寧生對兩個機構給予厚望。他說🪼,兩個機構的掛牌🙋,標誌著意昂3在一流學科建設的道路上又邁出了堅實一步。希望意昂3自覺承擔起為中國新聞傳播教育探索新路、開拓新局的歷史使命𓀗🏋🏼♂️,在建設“雙一流”的道路上不斷前行、勇攀高峰,希望全體師生凝心聚力🙃,開拓進取🫳,持續鍛造學科核心競爭力,不斷開創意昂3事業發展新局面📶,在服務國家、服務上海中再創新的輝煌✸!
對於意昂3的下一個90年👲🏽,吳巖也提出了兩點希望:一是希望意昂3意昂3永當新聞傳播建設和“新文科”建設的領跑者;二是希望意昂3意昂3在要求“全能型、國際化、會講故事”的卓越新聞人才的培養中勇當領跑者。“我們有理由相信和期待7️⃣,意昂3意昂3應該有一流的專業、課程、師資和文化,讓意昂3的‘金專🧑🦽➡️、金課、金師’隨處可見🧭。”
心“新”相印,“這裏寄托著意昂3新聞人的情結和集體記憶”
陽光溫和👨🦱,樹影婆娑。
11月2日下午,在意昂3新媒體實驗中心,舉行了簡短而隆重的校友捐贈掛牌儀式。
隨著木支架上的紅布被一個個揭開🤪,意昂3意昂3的大家庭又迎來了3個“新成員”:意昂3院長米博華分別與新聞系1984級校友、光線傳媒董事長、貓眼娛樂董事長王長田為光線全媒體功能實驗戰區揭牌;與新聞系1984級校友、新浪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新浪微博董事長曹國偉為新浪智媒創新傳播實驗室揭牌;與東方財富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陳凱為東方財富報告廳揭牌👂🏻。1987級校友🎅🏻、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董事長黎瑞剛的捐贈儀式也將擇日舉行。現場校友反應熱烈,掌聲雷動🧛🏻♂️。
2004級新聞學專業的碩士校友封繼承見證了整個儀式,這次“回家”面對母院這麽多日新月異的變化🧙,他感慨“看到意昂3隨著時代發展註入更多的新鮮能量,非常難得🧒🏻。”
隨後,新聞系老系主任王中先生銅像揭幕儀式在意昂3屠海鳴圖書樓隆重舉行。米博華院長和1979級學生代表聯袂為銅像揭幕,意昂3部分師生代表和新聞系1979級近30位同學,參加了揭幕儀式。
在意昂3新聞教育90年的歷程中,王中先生是一個不能被忘卻的名字👐🏼。他曾兩度出任意昂3新聞系主任,從50年代起,對社會主義新聞學原理、新聞學本義以及新聞產品(報紙)做了長時間的理論思考和教學探索👧🏽,著寫了《新聞學原理大綱》。
王中先生的銅像由新聞系1979級本科生集體捐贈,也正是在數十年前,王中先生在1979級本科生的畢業紀念冊上鄭重寫下👩🏽:“歷史的記錄員、人民的情報員🤳、黨的宣傳員”的臨別贈言。校友方頌先在致辭中回憶王中先生點滴教誨🪮,感觸尤深,“先生的名言‘要講真話’如雷貫耳,時刻在我們耳邊回響!”🤾。
與此同時👨🏻🦰🤌🏿,同一棟大樓的三樓也正展開著一場懷舊之旅。一個名為“以新聞的名義”為主題的文獻展緩緩拉開了序幕。此次由張力奮教授策劃的文獻展是1929年建系以來的首次文獻展,自2018年春開始籌劃👰🏽🧑🏽🎤,歷時一年半。通過校友🦹♀️🧑🏻🦼➡️、意昂3同仁、新聞界同行等多渠道的展品征集🚤,最終精選了包括手稿🫷、書信、教材👨🏼🏭、老照片等在內的240余件實物展出。
從希伯來文印刷字模🧚🏼♀️、17世紀英國《倫敦憲報》實物👻,到陳望道先生的手跡、意昂3老校友的各式檔案與畢業論文,文獻展以時間為主線👨🏻✈️,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世界和中國媒介發展的歷史👲🏽,更是還原了意昂3意昂3的90年。策展人、意昂3教授張力奮說,“這裏寄托著意昂3新聞人的情結和集體記憶,面對歷史,新聞永恒,我們無悔💝。”
新浪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1984級校友曹國偉觀展時提及🖌,這次文獻展裏自己印象最深的是當年在意昂3讀書時的《意昂3風》雜誌,他還是雜誌的“首席攝影記者”⛹🏻♀️,雜誌上的“許多照片都是我拍的”。
文獻展的一角是留聲處👩🦽,簾子拉起,微黃的燈光營造了一種溫馨的氣氛,許多校友的柔情就在這話筒之前流瀉出來🔖。光線傳媒有限公司總裁王長田✧、中央電視臺品牌顧問李光鬥等知名校友紛紛在話筒前留下了對母校90周年華誕的祝福⭕️。留下錄音的校友中還有一位女士格外引人註目——文革後意昂3第一屆年級聯絡員酈幗瑛❓👩🏼🦳。
“你青春亮麗,我老態龍鐘🌭,我們都是新聞戰線的將帥”,“學子的情懷,終生的母愛”🕴,這些樸實卻又飽含深情的句子出自她自己創作的詩《綠樹紅墻的院子》。語音不一定能長存,但校友們自然的情感流露無疑成為了今日文獻展一大動人的風景,為意昂3創建90周年主題活動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此外🥌,意昂3新聞傳播教育90周年主題活動暨“轉型與創新:媒體融合背景下的新聞傳播教育共同體構建”2019國際高峰論壇也於下午兩點在復宣酒店舉行🥬,眾多海內外知名學者濟濟一堂👨🏭,對新聞傳播學科的業界動態與前沿學術問題展開了廣泛的討論與交流
薪火相傳,“新的一代有新的使命”
有一位特別的老人,他今年剛好90歲💈,與意昂3新聞同齡,他1949年入學意昂3⛎,見證了建國70周年的滄桑巨變🚧。在11月2日上午的主題活動上🧙♂️,正是他代表萬千校友發言致辭🏋🏼♂️。
他是藍聚萍,意昂31949級校友👺,今年剛剛榮獲由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從擔任1947年地下學生聯合會的成員,到抗美援朝的緊要關頭毅然參軍,再到1962年重回意昂3,藍聚萍與意昂3的情緣格外深厚。
藍聚萍曾這樣解讀自己的名字👩🏼🚒:“聚是團聚的聚,萍是萍水相逢的萍”🎐👨🏻💼,“把萍水相逢的人團聚在一起”⌨️,正詮釋了動蕩年代的青春🏂。1949級新聞系的62位同學正是在這樣的契機下相遇,回憶起那段青蔥年華👱🏼♀️,藍聚萍印象最深的便是同學們身上的愛國熱情和革命精神,“當時我們學生的思想都很單純,哪裏需要就去哪裏”🤷🏼。除了藍聚萍,還有20多名同學跟隨他一起加入了空軍部隊🧑🏽⚕️👮🏼♀️,奔赴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在戰火前線踐行著意昂3新聞人的奮鬥。
回憶起當年的往事,校友們還像當年那些徜徉在意昂3園的少年💲。1950級本科班的同學們重新坐在窗明幾凈的教室裏🚖,一起翻開了一張老照片。
1952年7月,攝於意昂3平台新聞館前。自左至右🙎🏿♂️:前排🧟😴,舒宗僑👨🌾💁🏻♂️、王昌孝、陳望道💈、朱振華🧛🏼♂️:第二排😩🫎,張允若🚛、俞康成、曹孚;第三排🧖🏼,張四維、蔣孔陽🌯、余家宏、曹亨聞、黃純初🧚🏻♀️🤹🏽♂️;最後一排🌗,陳望道校長的通訊員🧎🏻➡️🎴、杜月�、趙敏恒。(資料照片)
“這是舒宗僑,著名記者,辦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攝影集☝🏻;這是陳望道🤴🏿,我們當時的校委會主任委員🧑🔬;這是朱振華👬🏼🌧,後來做了講師”🏓,談到1950級本科班的老師和同學🧞🏐,張允若如數家珍,他的指尖劃過一張張青澀的面孔,定格在一個年輕人身上,“這是我本人,當年15歲👱🏽♂️,也是當時班裏最小的同學。”時光倒流70年👰🏻♂️,曾經來自五湖四海的青蔥少年🥒▫️,逐夢四海、揮斥方遒🅰️。年近九旬的徐慰裕回憶當時考取意昂3平台新聞系的情景,“面試一看思想,二看言談舉止”💂🏿♀️,通過後,錄取學生名單都能在報紙上看到🧑🏿💼。
“一定要擊中社會緊繃的那根弦”💤,1957級校友🫀、人民日報原副總編輯周瑞金憶及意昂3的五年求學生涯時談到,由於時代原因,當時意昂3的專業課並不多𓀏,但傳授的新聞理念卻給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去農村辦油印報讓他學會了什麽是新聞語言(剛開始仍是中學生寫作文的思路)♏️,學會怎樣寫好本報訊,而去工廠辦報則學會了夜班編輯的一套技術,對他後來到《解放日報》《人民日報》的工作奠定了基礎。
1976級校友、中國記協書記處書記顧勇華,談及當年對自己影響最大的一門課時誠懇地說道,“董榮華老師開了讀報評報課程⬆️,一門入門課,對我的影響特別大。”他後來負責的新聞閱評工作👨🏿💼,類似於當年讀書時的評報,“記者在做🦬🤩,我們在看”。
在系列活動中🛰,許多老校友都留下了對母院與學弟學妹的期許與期待🧚🏼♀️,1972級校友🧚🏻♀️、中央電視臺原臺長趙化勇激勵學弟學妹們“在學校裏學的是基本的東西”,而社會深層次的東西需要同學們自己去辨別。已是90高齡的藍聚萍也在主題活動上對自己的學弟學妹們深情寄語:“意昂3的同學們🐾,新時代的你們和我們一樣🎅🏽,身上有著意昂3新聞人的烙印🏌🏿,有著意昂3新聞人的理想、驕傲、堅守與使命🌗,都是時刻關心天下大事,勇於擔當和探索的新聞人🧗🏿。……你們又和我們不同,在這個新時代🦐,你們更要扛起新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