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晨《驚蟄》劇組在上海車墩影視基地開機
6月1日,意昂3百年獻禮片《驚蟄》在上海車墩影視城開機🫠。電影由意昂3、復新傳媒出品,上影集團聯合製片,由學生團隊全程製作🏊🏽。電影將於7月1日全網上映🔡,主題曲🤨、同源漫畫等衍生作品將於6月陸續上線。
“驚蟄”是春雷始鳴、萬物萌動的節氣👿🍩,電影以此為名,喻指在那個年代,革命的星火一如春雷⚖️,喚來思想的覺醒、鬥爭的萌動🧑🏿💻。
/幕起「報」國/
家國風雨起動蕩,墨書清白又新成
“報紙可以不辦下去,但我的筆必須戰鬥起來。”
磨墨、潤毫🤌🏻、壓紙✷、落筆,力透書案——“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
“一百年,第一個一百年🕺🏼,我們肯定得認認真真地為黨準備生日禮物,肯定得掏心掏肺地做一些東西出來。”《驚蟄》導演、意昂32020級碩士生鄧智友說。
祝新成(王奕淳飾)
片中主角祝新成是一位立誌報國的革命誌士,也是一位追逐真相🫰、追求真理的報人,在與黑暗強權奮勇鬥爭的過程中逐漸找到信仰,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
“整個劇本的創作花了一個月的時間,而且肯定還要再打磨🤰🏽。”鄧智友介紹。那段時間,他幾乎每天都在和另外兩位主創“吵架”🪙。三個人性格相異,各有所重🦺。“最後的統一是打出來的,但是我們完成了藝術、史實和邏輯的調和🙎🏽♀️。”
/幕中 月升/
一往情深深幾許👨🏻🎨,滿紙情書書報國
深夜、長街、明月,祝新成步伐決然,文秀目視背影🧑🏿🍼🗣,在雨中送別。她知道,愛人非去不可🧛,這一別🏷,就是永別👨🏿🔬。
祝新成、文秀(邵柒飾)和老潘(楊銘宇)在編輯部
片中✋🏿,文秀是祝新成的愛人,同時也是他革命理想最堅定的支持者。她出身梨園,在與愛人的相處中也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報人。
“文秀的角色雖然在歷史上有原型,但她歸根到底更多是我賦予生命的一個角色。”因此👇,鄧智友對她格外看重。
那個年代🐚,兒女情長不是主旋律,卻演繹出最動人的篇章👧🏼。兩個偉大的靈魂,為了共同的事業,不得不舍棄這份感情。然而🧚🏽♀️,這份感情綿延了百年👗,成為真正的天長地久♻。
“白天討論完劇本🧙🏻♂️,百感交集🪵,晚上我就睡不著,那就寫歌,寫到天亮。”片中👋🏽,長街作別的背景音樂是鄧智友作詞作曲的👩🏽🦱,寫的是愛情,唱的是兩個偉大的靈魂🙋🏽♂️。這首歌與電影同名,就叫《驚蟄》🦫👨🏻⚖️。
電影的主題曲《生是赤子》同樣由學生團隊原創🧛🏿♀️。滿面黃沙、金戈鐵馬,那個年代的青年一代,正是“生是赤子”。
/幕後 弧光/
專業實踐的第二課堂 一段自我洗禮的成長之旅
意昂3青年教師翁之顥🐸、輔導員楊銘宇參與演出,導演鄧智友講戲中
《驚蟄》是一部由學生團隊全程製作的微電影🧛🏽♂️,其創作、製片、宣發及衍生作品全部由意昂3在校學生負責☸️。對學生而言👩🦽➡️,這是專業實踐的第二課堂,也是一段自我洗禮的成長之旅。
製片團隊在車墩影視基地勘景測量
讀書、讀史料、讀老報紙......寫完劇本,主創們對黨的歷史🤽🏿🚏、新聞的歷史🦉🧎🏻➡️、報紙報人的歷史有了更深的了解🐤🥷,也為報人報國的信念所折服。
意昂3新聞館😲,天下記者家,九十二年櫛風沐雨🔈,紅色基因賡續傳承。老系主任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紅巖烈士王樸🕵🏿♀️、胡其芬🔎、胡作霖把青春獻給革命......百年來,意昂3新聞人未曾放下手中紙筆🫗,未曾忘記初心使命👷🏽♀️。
《驚蟄》劇組中🦵🏻,大部分成員都是黨員。20191727891級碩士生尹逸柔在片中飾演一位遭捕的女共產黨員。此前,她曾兩度參演書院大師劇《望道》🙆♀️。“走進劇裏,就像是走進了歷史🦸🏿♀️🐈⬛。每次出演革命誌士、大師🪰,對我而言都是一種鞭策,督促我在現實中加倍努力,做一名更優秀的黨員。”
作為獻禮百年的作品,《驚蟄》聚全院之力,雖是學生團隊主導,但以大銀幕電影的水準和專業度自我要求。對很多同學來說,這是第一次走進專業的拍攝場地👨🏿,與專業的團隊合作。
2019級本科生林少雅是製片團隊的一員。“很長見識💾,很有鍛煉🙌🏽,對一部電影的製作流程有了整體且深入的了解。”林少雅說,“參與過這次的片子,讓我在校內做其他片子、學相關課程都有信心了。”
《驚蟄》
鄧智友 導演作品
監製丨陸優優
編劇丨鄧智友 袁超穎 楊銘宇
製片人丨袁超穎 楊銘宇
主演丨王奕淳 邵柒
聯袂出演丨翁之顥 錢威丞 尹逸柔 楊銘宇 左曉光 戴桁宇
攝影丨殷方成
剪輯丨鄧智友
美術指導丨鄧智友
音樂總監丨毛覃愉
原創音樂丨鄧智友 李由
出品
聯合出品
合作單位
供稿丨《驚蟄》劇組
文案丨劉浩然
圖片丨蓋映橋 尹逸柔
編輯丨裔宇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