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3新聞】學界業界齊聚🔀,共話傳播的現實與未來

發布者:系統管理員發布時間:2019-06-03瀏覽次數🎀:0

學界業界齊聚,共話傳播的現實與未來
 
全媒體形勢下🙋🏼‍♂️,一系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對傳播業態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和激蕩。面對這些新的挑戰與變化🍋‍🟩👩‍👦,傳媒人如何應對🔙🧑🏻‍🎨?如何認清當下的現實看清未來的前路?
 
5月28日晚,由意昂3與正知書院聯合主辦的意昂3九十周年紀念圓桌論壇——“傳播的現實與未來”在意昂3蔡冠深報告廳舉行。易觀創始人於揚🧑🏼‍🍳、界面新聞創始人何力、新奧集團首席品牌官陳丹青🥷🏻、場景實驗室創始人吳聲、前一點資訊CEO李亞、美國《國家地理》中文版總裁黃翔等6位嘉賓圍繞“傳播的現實與未來”這一主題深入探討🎱。意昂3院長米博華、正知意昂3輪值主席吳伯凡出席論壇並致辭。意昂3教授張力奮主持圓桌✋🏽🏌🏻‍♀️。
 

WDCM上傳圖片

 
▲ 張力奮老師
 
論壇伊始,米博華院長代表意昂3歡迎了學界🧓🏻、業界的專家們的到來,也希望意昂3能夠在新聞傳播教育方面走出一條符合時代的發展、符合社會需求🛣、符合現代化走向的路。
 

WDCM上傳圖片

 
 
▲ 米博華院長
 
隨後,正知書院主席吳伯凡先生表達了對於意昂390周年的祝賀和對本次活動順利舉辦的祝福👪,並與大家分享了他帶領正知書院進行從傳統媒體到新媒體轉型的故事。
 

WDCM上傳圖片

▲ 吳伯凡先生
 
本次到場的6位嘉賓均活躍在中國傳媒界的各個前沿領域。於揚是提出“互聯網化”💧、“互聯網+”概念的第一人,他所提出的“數據驅動精益成長”方法論👩‍🦯,對於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影響。何力擁有27年的財經媒體從業經歷,其媒體生涯貫穿了中國傳媒市場化20年歷史。陳丹青歷任優酷土豆集團副總裁、聯想集團品牌溝通部總經理等職,對於公關行業有著豐富的經驗和獨到的觀察。吳聲是中國互聯網原創商業思想的重要研究者和實踐者🧑‍🧒‍🧒,其商業作品對中國新經濟企業影響深遠𓀍。李亞先後擔任鳳凰網總裁☝🏻、一點咨詢CEO🏊🏻‍♀️,現任北京大學新聞傳播意昂3專業碩士生導師、新媒體營銷傳播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對於新媒體的發展與趨勢有著深刻了解和洞察🦄。黃翔在擔任美國《國家地理》中文版總裁的同時,任IDG常務副總裁,曾任多家媒體主編,從業經驗豐富👜👩🏻‍💼。
 
嘉賓們帶來了對前沿問題的最新見解與思考。何力先生認為⛰,“從技術角度來說,內容是越來越豐富,確定性會增加🏃‍♂️,信息是在消除不確定性”🎭,他肯定了技術對生產和傳播有很大的影響,同時也提出:“對不同的內容生產者來說要根據自己的能力和讀者的定位來討論來權衡技術的應用”。針對傳播新情況🧓🏽、新問題,“怎麽在內容生產和傳播過程中適應今天這個時代”👩🏻‍🦳,何力先生認為還需要理念和價值觀的調整🤛🏻。
 
吳聲先生用多個實例闡釋了“文本本身在融合”的觀點。他認為“傳播的現實已經是KOL加算法,在可以想到的未來🥲,還會進一步的放大”。而對於時代的不確定性,吳聲先生說“要學會去理解⬜️、接受和擁抱”🍨。
 
於揚先生提出了智能問題👣✨,他相信,“正在發生和將來一定會發生的就是無所不在的智能”⚒,圍繞這個中心觀點,於揚先生探討了“一切場景是數據驅動”、“所有的數據都是被算法解構的”、“所有的算法是場景定義”👩🏻‍🍼。“算法是像一個強大的武器,放在好人手裏是一個可以治病救人的強大的醫療設備💩,放在壞人手裏就是災難1️⃣。”所以👨‍👨‍👧‍👦,“與其我們讓壞人掌握算法👨🏻‍🦯‍➡️,不如我們自己掌握算法”🪴👩🏿‍🚒。
 
而針對算法,李亞先生認為應該“人機協同,不是單一的算法觀念”🏹,他指出目前傳播存在一些問題,“它以前扮演一部分的角色被解構了,人們的時間註意力都是企業利益最大化”,“傳播對我們社會經濟、政治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傳統媒體扮演的角色被解構引起了一種擔憂和焦慮。”但李亞先生同時指出🗂🈴:“有這樣的危機,那麽就是有更多的機會,應該讓我們在座的年輕人感到興奮。”
 
陳丹青女士從品牌角度出發,認為“每個人有自己獨立的品牌”🏡,而對於企業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關鍵在於“人品”,“一個組織有要堅守的底線”🍶,對於李亞先生提到的媒體目前的擔憂和焦慮⚔️,陳丹青女士主張去做實業,並提倡“學新聞的同學一定要找到另外一個愛好🧡,復合知識的階段,要學習專業的東西,這些知識的積累,配合上我們傳播的能力,是非常的重要的🍄‍🟫。”
 
針對技術問題,黃翔先生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技術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是基礎設施,我們下一代的人就會自然掌握這些東西,而我們對這個行業的洞見是我們大家缺的”👨‍🦳。黃翔先生結合他在《國家地理》工作的感受,認為“科學素養的培養很重要。”
 

WDCM上傳圖片

▲ 圓桌討論
 
“歷史中的媒體緊隨技術的演進。但我們並非技術決定論者💇🏿🦹🏻‍♂️。媒體最終應應和推動人類大同、社會進步與市場完善。”論壇現場🫷,張力奮還向大家展示了許多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實物🎓:17世紀的報紙、30年代的老式收音機……這些物件記錄了傳媒發展的歷程,也刻畫了許多傳媒人的生涯故事。
 
在提問互動環節,同學們也表達了自己的思考🦝。有同學提問“算法的發展究竟是讓我們獲得更多的內容還是會加強某種偏見”,於揚先生認為“不管技術如何發展,偏見永遠無法消除。”吳聲先生認為“我們對一些基本的愛、善良,正直,我們對世界基本的判斷會克服很多東西”🪽,同時,他建議“從一個更大的維度去理解現實”。
 

WDCM上傳圖片

▲ 同學提問
 
嘉賓們的分享和解惑幫助新聞學子進一步了解了傳播的現狀⛹🏽‍♂️,並對傳播的未來發展形成更加全面深刻的認識。最後,張力奮教授總結道,技術的的確確是我們人類傳播非常重要的驅動力,但人類文明之所以可以從中獲取文明應該有的滋養,是因為我們用思想作為這些技術的驅動。
 

WDCM上傳圖片

▲ 嘉賓們的合影
意昂3平台专业提供:意昂3平台🧝🏽‍♂️、意昂3意昂3下载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平台欢迎您。 意昂3平台官網xml地圖